全球營銷格局正在悄然變化,顧問式營銷正大行其道。
在國外,有意思的現象是大牌咨詢公司正大舉介入廣告技術和創意領域。一個例證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在過去幾年已經收購了Fjord、Karmarama和Pacific Link等20家數字和設計公司。廣告代理模式繼續受到管理咨詢公司的威脅——咨詢公司首次在世界頂級的廣告公司榜單中,占據了第6至第10位名次。
埃森哲副總裁認為,“品牌現在是由一系列通過多個渠道連接或經常斷開的客戶經驗所產生的。這需要在營銷創意,商業以及數字技術之間,營造一個新層次的連接。因此,客戶來找我們尋求這三個世界的合并。”
在廣告行業,技術與創意并不割裂,二者更多的是相互促進。廣告技術平臺有米科技總裁陳登坤Duke認為,對于品牌廣告主而言,顧問式營銷能夠了解品牌廣告主的痛點和需求,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方案,最后實現品牌和效果的共振。從路徑上而言,這與埃森哲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
成立8年的有米科技,從一開始就確立價值連接器的思想。其使命是用科技向世界傳播優秀的文化和內容,科技和文化結合。同時要做廣告主,媒介和用戶之間價值的連接器,成為客戶可持續信賴的移動廣告平臺和內容平臺。
(圖:有米科技總裁陳登坤Duke 來源:199IT)
產業級移動互聯網才剛剛開始 品牌客大量進入
在資本、媒體以及創業者的眼中,移動互聯網已經開始走下坡,風口已然過去,下一步將是AI、機器人等新興產業。而有米科技總裁陳登坤Duke則認為,移動互聯網才剛剛開始。
陳登坤Duke分析稱,移動互聯網經過多年的發展,首先是從消費互聯發展起來,而產業級才剛剛開始。
有米科技在過去七年服務的95%都是互聯網客戶,幫助互聯網客戶實現移動營銷。而近兩年品牌客戶開始更多地投入到移動營銷上來,比重正迅速增長。
傳統品牌客戶進入移動營銷領域一方面是因為傳統媒體勢微,消費人群特別是95后成為社會主流,而移動互聯入網仍然快速增長。品牌廣告主在認知上已經不再是投不投移動廣告的問題,而是是怎么投的問題。品牌廣告和效果怎么能融合,這也是有米科技提出品效共振的原因。
相對于互聯網客戶,品牌客戶對數據的驗證能力相對滯后和薄弱。所以對數據的質量、增量、透明度的要求就會更高。這個某種程度上也是考驗像有米這樣的移動廣告平臺去服務這些品牌廣告主的時候,能不能和廣告主在價值觀上保持一致。
在陳登坤Duke看來,傳統廣告主都是務實的方式發展起來的,并不像互聯網公司爆發式地發展。對合作伙伴的要求體現在品牌影響力、做事的風格、專業度、價值觀上。這些傳統廣告主的關注因素,促使有米科技從過去的簡單接單式的營銷轉變成顧問式的營銷——了解客戶的痛點和需求,提供解決方案,然后再去實現效果。
品效共振之后需要融合賦能
2017年,有米科技成立的第七個年頭。此前一直作為有米科技創始人團隊外部顧問的陳登坤,選擇加入有米團隊,擔任總裁職位。同時,有米科技提出了自己的品效共振的理念。這更多的是源于對于品牌營銷與效果營銷的平衡。
2018年,有米科技更新自己的VI體系,并在公司品牌理念加入了融合賦能。有米本身不是一家廣告公司,而是一家廣告科技公司,廣告只是有米一種變現的方式,其本質是提供廣告平臺和廣告技術,去幫助廣告主更高效的去觸達用戶的平臺。
除廣告技術外,有米正不斷增強創意策劃方案的能力。這也源自品牌客戶的需求推動。客戶的需求讓技術型公司有米開始增強自身的創意能力,這是顧問式營銷發展的必然路徑。但有米并不想把自己變成傳統的廣告公司,有米的設想是提供專業的咨詢、培訓,系統的支持,并提供相應的工具。App growing就是有米科技為廣告主提供的工具之一。
App Growing 是有米為廣告主提供的專業的移動營銷數據分析平臺。包括國內主流平臺的信息流廣告追蹤(例如騰訊社交廣告,頭條等)、App Store實時榜單和關鍵詞排名查詢(ASO)、蘋果搜索廣告投放監測(ASM)。
陳登坤Duke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使用有米科技服務來提升市場洞察和客戶洞察的能力、廣告投放和優化的能力,以及數據監測的能力。有米在這個過程中賦能產業,成為中國移動廣告的基礎設施。當企業在投移動廣告的時候,都能夠利用到有米的基礎設施。
廣告主最在意的還是效果。效果需要以數據去驗證,所以最終需要幾個轉化。從廣告到線索,從線索到商機,從商機到合同,最后到收款,一次購買到重復購買,最后到推薦,形成閉環。“我們想把這個鏈條去打通,幫助廣告主。不僅僅只是從廣告的技術單方面,而是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去提升。”
維護媒介、廣告主之間的生態平衡
作為移動廣告生態閉環的一部分,有米科技需要媒體資源多樣性及可控性,保證沒有虛假量來影響廣告主最終的廣告效果。
當前頭部媒體的壟斷性越來越強,價格也越來越高。對廣告公司而言挑戰不小。有米通過七年的積累幫助媒介、用戶、廣告主實現價值連接。對廣告主而言,有米不僅有連接價值還有平衡價值。
當媒介價格過高時,有米科技有責任和能力去幫助廣告主找到性價比更高的替代性媒體,這是有米的自身價值和優勢。有米的策略是并不追求單一的強勢媒體。因為廣告主最終要需要的效果,是通過媒介組合實現的。有米通過數據優化的能力,與強勢媒體保持合作和制衡的關系。在有米的流量組合里面,既涵蓋頭部流量,也涵蓋了腰部流量和長尾流量。
陳登坤duke認為,當前行業的優質流量并沒有被頭部流量全部吸走,雖然頭部化越來越明顯。但是在垂直領域還有細分流量。過去廣告主更多會接觸朋友圈、廣點通、今日頭條、抖音等主流流量,但還有更多的細分流量并不為人知道。這些細分流量比較精準且價格較低,但自身商業化能力較弱。所以這類流量面向廣告主品牌需要有米科技幫助其商業化,去做媒體的配置和變現。
有米帶給媒介的價值比其自身單獨面向廣告主,會帶來有更強的可持續的現金流來源。對于廣告主而言,媒體的價格越來越高的時候,效果性價比并不是最高。陳登坤Duke希望通過有米科技優勢組合,通過頭部媒體、腰部媒體和長尾媒體的組合,實現比單一的頭部媒體更好的效果。組合的價值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更持續的、更持久的生意。有米科技在三者之間是理性制衡的合作關系。對于廣告主而言,媒體的價格越來越高的時候,效果性價比并不是最高。
陳登坤Duke希望通過有米科技優勢組合,通過頭部媒體、腰部媒體和長尾媒體的組合,實現比單一的頭部媒體更好的效果。組合的價值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更持續的、更持久的生意。
“一個頭部媒體的興起,也是通過大量燒錢才能燒出來一個頭部媒體。今天我們看到的可能是一款,但是背后可能死掉的是成千上萬款,所以它要求的高價格高回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是生態的平衡層,有米科技希望形成廣告科技的平衡層。我們加了配置量,去復制一些腰部的和長尾的流量,然后不斷去優化這樣一個組合,最終為廣告主創造一個更較性價比的回報率,把這個作為我們評價的標準。所以為客戶創造價值是我們始終的初心,既為媒介創造價值,也為廣告主創造價值,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叫做利他,這個不是喊在口號上,這個與我們的商業模式是最匹配的。因為只有對廣告主有利,對媒介有利,最后才會對我們自身有利,否則這個生意是不可持續的。”
在過去七年發展過程中,有米科技從最初的單一游戲行業客戶到布局電商等互聯網客戶再到傳統品牌客戶。公司業務發展迅速的同時也面臨取舍。一方面,有米科技摒棄了移動廣告行業的陋習,堅持真流量真效果。另一方面,有米科技也在一直追求營收和利潤的平衡。
在陳登坤Duke看來,營收和利潤的平衡也是短期和長期的平衡。“如果只看短期,沒有長期,不去投資未來,不去做可沉淀的業務,這是不行的。有米科技今年的戰略指導思想是五個詞,叫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為用戶,真有效。“
這五點指導思想分別對應做可沉淀的業務,做可規模化的業務,做可持續的業務,回歸創業的初心,堅持質量取勝。
未來中國移動廣告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陳登坤Duke認為只有堅持這些基本的原則,在技術產品方面去沉淀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在未來的5到7年,有米科技可以實現收入從十億到百億的跨越,同時也能保持一個合理利潤水平。